鄉村要振興,人才是支撐。近年來,王益區牢固樹立“人才是第一資源”的理念,通過加強人才引進、培養、使用等政策措施,為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。
探索引才聚智新路徑。出臺了《關于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的若干措施》,吸引更多外來人才及外埠王益人在王益創業就業。積極組織開展項目對接、專家服務等活動,將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相結合,從單純引才、單純招商向“人、財、項目”打包引進轉變,引來了中藥材、花卉、苗木、蘋果、鮮桃、車厘子等種植業和湖羊、水蛭等養殖業以及特色農產品營銷等大批投身鄉村振興的人士。探索校地合作、校企合作柔性引才新模式,先后與國內知名院校清華大學、西北政法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引進高校優秀專業人才,為區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。與清華大學共建鄉村振興工作站,定期選派優秀人才到王益駐點調研,將王益作為清華大學及國內外高校人才開展鄉村振興服務的“聚集點”。
厚植人才成長新沃土。堅持“育”字當頭,創新人才培育模式,注重從民生所需、產業所需出發,區分人才培養重點,量身定制培養計劃,著力打造知識型、技能型、創新型的人才隊伍。充分發揮鄉土人才帶動效應,釋放鄉土人才勢能,選聘優秀果業、種養殖業鄉土人才領責任包片區開展點對點、點連片的“訂單式”服務。積極探索“個案+示范、實習+觀摩、固定課堂+跟蹤服務”的新型農村實用人才培育模式,結合全區農業產業發展需求,有針對性的開設手工藝、種養殖、設施農業等課程600余次聯系幫扶群眾400余名提升了產業發展“造血”功能,培養出一批有知識、懂技術、會經營的農村實用人才,目前全區累計認定各級高素質農民640人,其中高級7人,中級48人,初級585人,成為鄉村振興的“生力軍”,助推現代農業發展,示范帶動更多農民走上職業化道路。
搭建人才作用發揮新平臺。聚焦鄉村振興,整合組建司法、衛生、科技、農業、宣傳、教育多支人才服務團,為群眾排憂解難。農業專家團針對主導產業發展存在問題把脈支招,開展“訂單式”服務,組織玉米、蘋果、花椒、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20余期1300余人次。依托“網絡微課堂”,推送農作物田間管護知識、果園管理技術等,多舉措保障技術指導和咨詢服務,暢通技術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農技服務隊先后40余次入企、入村開展農業防災減災、放心農資下鄉進村、化肥農藥減量使用等指導,助力農民豐收。鄉土人才團開展入戶幫扶,針對有培訓需求的邊緣戶開展一對一上門服務,通過面對面講授、手把手示范,解決小農戶發展產業中的困難和問題,推進特色產業健康發展。